“小雪花”变身“小雪团”——北京冬奥精神在“十四冬”传播

小编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一起来,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主题歌《一起向未来》在“十四冬”主新闻中心唱响,曾经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服务、来自北京的22名学生来到呼伦贝尔,参与了“十四冬”志愿服务。

“小雪花”变身“小雪团”——北京冬奥精神在“十四冬”传播
(图侵删)

参与此次服务的北京志愿者分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些北京冬奥会的“小雪花”们,飘到了呼伦贝尔,变成了“小雪团”,与呼伦贝尔两所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共同承担在海拉尔赛区的开幕式、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媒体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这也是唯一一支内蒙古之外的志愿者群体。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王梓博,冬奥会期间在国家体育馆负责观众服务,“十四冬”期间的岗位是在主媒体中心从事媒体服务,虽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是他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变的。特别是王梓博服务过冬奥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处理解决过比较复杂的问题,相比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当地同学更有经验,心态也更加沉稳。他经常会与当地同伴交流经验,商量怎么把工作做好,让同伴更有信心。

“小雪花”们不仅把北京冬奥精神和冬奥经验带到了“十四冬”,分享给“小雪团”们,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在主新闻中心工作的王琳是海拉尔本地人,既是志愿者,也是回到家乡的东道主。王琳笑言“在两个身份中随时切换”。一到海拉尔,她就为小伙伴们借来精美的蒙古族服装,“哈达要献上,民族华服要穿上,这是蒙古族迎接朋友的重要仪式。”

王琳说:“小雪花”在专项和指定岗位上提供志愿服务,也从饮食文化、民族文化等不同角度担任着文化传播的使者和桥梁。感受“小雪团们”和当地工作人员的热情微笑,并借由“小雪花”们把这种热情传递给其他人,让人们更加了解内蒙古,了解“十四冬”。(转自2月23日《中国体育报》02版)

在战火下苦苦挣扎 流离失所的加沙儿童修鞋补贴家用

陕西省靖边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中韩“四港联动”实现整车运输接力跑

以色列北部遭约40枚火箭弹袭击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日本官员称目前仍未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泄漏对外部的影响

代购在杭州萧山机场海关被发现行李箱内装运动鞋14双、皮包9个等

山西省平定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4

3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7592万人次

湖南省慈利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_1

阿根廷发生6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福建省永安市发布降温蓝色预警

“小雪花”变身“小雪团”——北京冬奥精神在“十四冬”传播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婉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