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这里的果蔬何以能“南来北往”?——山东莱芜发展智慧农业一线见闻

小编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这里的果蔬何以能“南来北往”?——山东莱芜发展智慧农业一线见闻

新春走基层丨这里的果蔬何以能“南来北往”?——山东莱芜发展智慧农业一线见闻
(图侵删)

  “一个多月前,我们采用水培技术种植的奶白菜、油麦菜、苦菊等12项农产品获得‘湾区认证证书’,济南的蔬菜也能便捷通行粤港澳大湾区了。”尽管一轮寒潮刚过,但在济南莱芜区的山东艾绿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生菜、油菜、奶白菜等十几种蔬菜生机盎然。公司负责人董立新对记者说:“这是济南市首次有企业获此证书,公司近期蔬菜销量激增,快忙不过来了。”  

山东艾绿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内,采用水培技术种植的蔬菜。新华社记者邵鲁文摄

  “一张认证书,使得很多南方省份的知名商超纷纷抛来合作的橄榄枝。”董立新说,自从使用自动水培温室技术后,绿叶蔬菜不受天气影响,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升,蔬菜供应实现四季不断。“现在既卖北方,也供南方。”

  记者看到,除了水培技术,艾绿吉泰农业在蔬菜种植中使用了多项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了种植效率。例如,通过智能水质净化系统,实现了水和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一亩蔬菜用水量是传统大棚的十分之一。

  在济南莱芜区,智慧农业模式使得果蔬种植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南来北往”。记者在杨庄镇的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监测莲雾、柠檬、木瓜等生长状况。这些南方水果,为何能在莱芜区大面积种植?用济南科百数字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伟的话来说,是因为“这里的水果会说话”。  

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内的温室大棚。新华社记者邵鲁文摄

  “园区内铺设有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植物生理传感器,实时采集和监测空气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pH值、叶面温湿度等信息。有了这些,作物可以随时‘表达’对肥料、水等的需求。”宋伟说,以遍布园区的各类传感器所收集的海量数据为底座,打造形成集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指令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物联网,实现对作物生长各环节的高效管理,这让“南果北种”不再遥不可及。

  “北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积累营养、提升甜度。”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农艺师曹耀鹏说,通过合理使用自动化温湿度调节技术,部分品种还能实现错峰上市,受到消费者欢迎。  

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中控大屏。新华社记者邵鲁文摄

  “有智慧农业加持,农人们不再靠天吃饭。”杨庄镇副镇长殷秀娟说,莱芜区地处济南东南部,是传统农业区,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超过七成。仅杨庄镇就建起12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年出口创汇稳定在20亿元左右。

  莱芜区今年提出,将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5%。

  “我们已成功打造以杨庄镇为核心的智慧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了9个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青说,南方果蔬北方种,未来智慧农业将继续助推莱芜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前进。(新华社记者杨守勇、邵鲁文)

全国赛艇秋季冠军赛:奥运冠军陈云霞收获1金1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山东微山: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河南省驻马店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陕西省白水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世界粮食计划署:海地几乎一半人口面临严重粮食危机

(新春走基层)高寿曲艺艺术家新春献艺送祝福 声声鼓词传递浓浓年味

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问世

巡山偶遇秦岭野生大熊猫 保护区工作人员:将加强巡护观测

NBA官方:不当语言公开批评裁判 爱德华兹被罚款7.5万美元

法润彩云南|法治驿站进驻腾冲和顺古镇 打通送法上门“最后一公里”

北京3条(段)地铁新线开通

新春走基层丨这里的果蔬何以能“南来北往”?——山东莱芜发展智慧农业一线见闻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婉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