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煮粥养胃,但切记“1要2不宜”!否则“养胃粥”变“伤胃粥”,胃病也缠上你

侠名

春天,气温回升,又到了潮湿多雨的时节。此时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为“湿”所困。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再加上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本就虚弱的脾胃雪上加霜了。

小米煮粥养胃,但切记“1要2不宜”!否则“养胃粥”变“伤胃粥”,胃病也缠上你
(图侵删)

脾胃一虚,人就容易体瘦面黄、身体倦怠、睡不好。有的人吃一点东西,就喊着说胃胀到不行;有的人食欲异常旺盛,却只长膘不长气血......因此,当下养生,应以健脾养胃为主。最好的方法当然还得是靠食疗,今天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养胃米”——

小米养胃又养人,全家老小都适合中医上,黑色食物养肾,那什么颜色的食物健脾呢?黄色!五行中黄色属土,对应人体的脾脏及胃,所以日常饮食可以多吃点黄色食物以健养脾胃。说到健脾养胃的黄色食物,很多人都会想到小米。

小米也称粟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益肾和胃、除热安眠、助消化、补虚损等作用,适合因为进补而有内热、脾胃虚弱的人。李时珍也称小米“煮粥食易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另外,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还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效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尤其适合老人、幼儿、体弱、病患、产妇及脾胃虚弱者食用。1、老人吃:补益肾精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的说法,意思是人上了年纪,难免会存在肾精不足的问题。小米有养肾气、补肾精之效,老人吃正合适。

2、病患、体弱者吃:补虚损小米有补虚损之效,适宜体弱者及伤员吃。

3、产妇吃:补虚又安眠小米不仅能健脾和胃、补虚安眠、调补养血,熬成粥后还易消化、助补养,尤其适合产后失血、疲劳、脾胃虚弱的产妇食用。此外,小米中富含色氨酸,有助促进5-羟色胺的分泌,进而有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图源:网络

因此,产妇适当喝点小米粥,不仅能够提高睡眠质量,还能使产妇心情安宁,更有利于恢复体能,可谓是一举多得。4、幼儿及脾胃虚弱者:健脾和胃小孩脾胃较弱,常腹泻,小米有健脾和胃之效,因而适合幼儿及脾胃虚弱者食用。注意: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

隔三差五来一碗小米粥,自然养胃。但如果能熬出“粥油”,那在养生上自然更胜一筹。

小米煮粥“要”这样做,煮出养人宝物!粥油之功用,在于调和脾胃,在于补充人体生发之气,能润养五脏,补肾生精。清代医家更是称粥油“可代参汤”。而用小米熬制的粥油,更是有其过人之处。在过去,早产儿最容易碰到拉肚子的问题,有经验的医生便会把小米熬成浓米汤,取最上面的那一层米油,灌到瓶子里,拿滴管给小儿滴食。

想要煮出粥油,自然还是要费点心思和时间的,大家可以这样做:锅内加入足量水,煮开后放入新鲜小米,待粥烧开后转小火,并加入几滴白醋和香油;等到粥再次煮沸后,再用小火熬15分钟左右;煮好后先静置一段时间,等粥上面漂浮着一层“薄膜”再吃。注意:

记得选择新鲜的小米,这样更容易熬出米油;

一开始锅内就要放足水,避免中途加水;

煮的过程中注意搅拌,避免糊锅。

小米粥虽好,但也有一些小“禁忌”,喝之前一定要先看看——

喝小米粥,2个错千万不要犯

!1、不要经常喝粥,尤其是稀粥,属于流质食物。它无需经过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为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喝粥确实对肠胃的负担比较小。经常喝过于软烂的粥类,还会让胃变懒。如果胃长期“偷懒”,那它原本十成的消化功力也会逐渐减弱,直至最后丧失。小米粥固然养胃,但是经常喝的话,也依旧会存在以上让胃变懒的问题。

2、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喝

粥能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对于胃酸分泌不足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喝粥确实能“养胃”。但是,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者,如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患者,喝粥导致的胃酸分泌增多,会加重病情。因此,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喝小米粥养胃。总的来说,想要用小米粥养胃,牢记“要熬出粥油”,但“不要经常喝”、“胃酸过多的人不要喝”就行啦!

(养生每日推送)

全国高职院校齐聚石家庄 共议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未来

女子围甲都江堰站完赛 新科冠军势头不减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深圳金花”王欣瑜挺进武网16强

损害健康的饮食坏习惯 你中招了吗?

救急的“火烧币”,回来了!

江西省莲花县发布雷电橙色预警

“很多话都不是我说的”,罗翔最新声明!

南华附一超声医学科成功举办湖南省首届超声医学青年学术论坛

高温来袭 注意防暑

辽宁省朝阳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湾区速评丨这趟提早抵达的专列 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小米煮粥养胃,但切记“1要2不宜”!否则“养胃粥”变“伤胃粥”,胃病也缠上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婉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