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雕刻 青春“守艺”——年画传人郗旺

小编

这是在天津杨柳青画社版库拍摄的郗旺(12月26日摄)。

匠心雕刻 青春“守艺”——年画传人郗旺
(图侵删)

杨柳青木版年画至今已传承400多年,以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而闻名,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大学刚毕业的郗旺进入天津杨柳青画社工作,全身心地扑在了刻版制作上。“90后”的他也成为画社年龄最小的传承人。

杨柳青木版年画有“勾、刻、印、绘、裱”五大传统工序,郗旺作为刻版师要以刀带笔,在木版上刻出带有美感的线条,这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掌握。他说:“师父王文达常教导我,心定了坐住了,手才能稳才能准。”

现如今,从事了这个行业快十年的郗旺不断重复不断训练直至形成肌肉记忆。今年,他还复刻了六套明清时期的老版,用一颗匠心来守护传承这项国家级非遗。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郗旺(右)和同事讨论年画文创产品(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郗旺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刻版(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郗旺在观察一块年画老版(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郗旺(左)与同事在一起交流(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郗旺在天津杨柳青画社的版库内寻找老版(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郗旺拿起雕刻好的年画木版检查细节(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郗旺在天津杨柳青画社的工作室刻版(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在天津杨柳青画社,郗旺在一幅“连年有余”年画前驻足(1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郗旺(左)和师父王文达在观看墙上的年画(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郗旺(左)与师父王文达来到一个画室内参观(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郗旺的师父王文达在刻版(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郗旺的师父王文达在观察刻制的木版一角(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微度假”兴起 “3小时旅游圈”为何持续圈粉?

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积极成效

精心筹备“冰雪盛宴”主打“提升牌” 冰雪旅游态势“多点开花”、全域推进

衡阳县法院:跨国离婚“云”处理 诉前调解化纠纷

出征!向巴黎

银川机场多举措应对罕见暴雪天气 护航旅客安全出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发布霜冻蓝色预警_1

陕西省凤翔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1

湖北省蔡甸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宁夏固原:寻访红色六盘 感悟长征精神

上海“台胞服务手册”被质疑是“统战手册” 国台办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祝响响: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匠心雕刻 青春“守艺”——年画传人郗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婉约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